本文转自:南湖晚报
完成学习任务,参加社会实践,旅游出行……“神兽”出笼,这个寒假怎么过?
家校社“同频共振”,点亮多彩假期
N晚报记者 王国伟 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
嘉兴市教育局日前发布我市中小学、幼儿园的放假安排通知,根据通知,我市中小学、幼儿园的寒假于1月22日开启,2月13日报到开学。
完成学习任务,参加社会实践,旅游出行……不少孩子和家长为这个假期做了各种规划。
从校园回归家庭,20多天的寒假生活想要过得充实有意义,家校社协同育人必不可少。说到家校社协同育人,我市有不少经验和做法可圈可点。2024年1月,我市作为全省唯一地市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。之后,我市出台《关于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意见》,成立“嘉兴市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”,评选市级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8个、实验校20所。寒假开始前,记者采访了部分学校,了解他们在这个寒假将如何做好家校社协同育人。
线上线下家校协同
“学期结束时,学校专门组织了安全讲座,法治副校长围绕反诈防骗、防火逃生、出行安全等内容给大家作了提醒。”嘉兴一中学生发展处主任白京周介绍。
嘉兴一中是20所实验校之一。近年来,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积极探索,形成了“四驱四化”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。《家长论坛——让家校脉搏一起跳动》工作案例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;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家庭教育试验研究基地、浙江省中小学德育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。
除了学期末的安全讲座,寒假期间嘉兴一中还有哪些安排?白京周介绍,寒假期间学校将组织教师进行家访。全校教师共组成48个家访小组,通过线下走访、云端连线、电话交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,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假期学习计划。同时,通过《告家长书》,向家长告知寒假学习生活的各类注意事项。
同为实验校的嘉兴高级中学,多年来坚持家校社协同育人,以“三融三合”为路径,打造高质量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。
“三融”主要是:家社融入学校“升”理念,学校搭建家社走进校园的平台,请专家指导、家长分享经验,共同探讨家校协同,增强共识,提升理念;家社融入课堂“解”学情,以学校开放日为契机,让家长、社会人士走进课堂,与学生共上一堂课、共吃一顿饭,了解学生的日常;家社融入生活“践”理念,通过家长学校、社区学校等形式,探讨家庭教育的艺术,在生活中践行家校社共育理念。
“三合”主要是:学校与家庭合作,学校通过家访等形式走进家庭,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,让家长学校的工作内容更贴近家庭;学校与社区合作,教师走进社区,了解社区情况,帮助更多孩子健康成长;学校与社会合作,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的重要辅助力量,学校联合社会资源,促进校社联动。
“寒假期间,学校将积极组织和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,促进学校育人的高质量发展。”嘉兴高级中学学生处主任张旭宁介绍,除组织老师家访外,学校还计划邀请家委会代表到校面对面交流,共同探讨下一学期的协同育人实践。不仅如此,学校还鼓励学生假期到社区参加社区服务,增长知识,锻炼自我。
打通围墙凝聚合力
“寒假期间,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显得尤为重要,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,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。”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教育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校针对寒假学习生活采取了一系列举措,旨在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寒假育人体系。
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在策略制定上根据不同学段进行了安排。
小学段方面,学校提供多样化的假期生活建议,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休闲时间,避免假期成为“第三学期”。寒假期间,学校通过钉钉、微信等方式与家长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机制,拓宽家校沟通的渠道;组织教师有计划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,增进家校沟通;通过大队倡议,鼓励并协助学生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。
初中段方面,学校向家长递送了《告家长书》《巳巳如意,生生不息——大队委倡议》,引领家长科学规划孩子的假期时光,细心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;通过家访、小型家长会等,拉近家校距离,共凝协同育人智慧;针对特殊学生群体,开展社区联动走访,为孩子们带去更多关怀与支持。
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是经开区首家集团校,其成长过程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缩影,该校也是市级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校之一。近年来,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,以组织建构、课程开发、机制建设等为抓手,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。
“作息规律”—健康蛇、“年味十足”—节庆蛇、“活力四射”—运动蛇、“巧手制作”—创意蛇……杭师大经开附小向学生家长推送了《“经开乐娃”2025年寒假生活指导手册》,指导学生度过充实快乐的寒假时光。
这本细节满满的寒假生活指导手册,是杭师大经开附小坚持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成果缩影。据介绍,该校凝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,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,以“双课程”“一项目”为依托,全面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。
“双课程”即“晨思暮省”家长成长课程、“家庭联盟 共享育儿”课程,旨在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,增强家校协同育人合力。“一项目”是指创建“互助示范团”项目,学校打通围墙,与石堰社区紧密合作,开展了一系列“社区送教进校园”活动。社区为学生提供志愿实践机会,让学生能够参与整治社区环境、宣传文明行为、慰问退役老兵等活动。
护航学生健康成长
2024年我市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以来,以健全工作机制为主线、建强育人队伍为推力、提升服务水平为抓手,凝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,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。
“家校社协同育人,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主导作用,切实履行家庭育人的主体责任,全力构建社会育人的支撑体系,有助于营造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。”嘉兴市教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武曜云说。
4所实验校在今年寒假中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安排和平时的创新实践,是我市整体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生动写照。我市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,不断探索创新,积累了丰富的区域经验和学校做法。
南湖区,画好家校社联动共育“同心圆”;海宁市,家校社协同发力,共筑潮城育人新样态;嘉善县,善育善成、协同发展,提升家校社共育合力;海盐县,多方联动,为育赋能,打造家校社联动育人新样态……各实验区、实验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,为全市试点工作添砖加瓦。
家校社协同育人,需要强有力的专业力量支撑。记者了解到,我市组建了以国家、省、市家庭教育专家为主体的家校社共育体智库,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7个、讲师团148支,培育家庭教育指导教师270余人,广泛开展“科学家教城乡行”等活动,仅2024年就有30余万人受益。
家校社协同育人,这个寒假很重要。《最新!嘉兴市中小学幼儿园放假安排!》《全!大中小幼寒假安全提示,转给师生家长》《适合寒假观看的宝藏国产纪录片,赶紧帮孩子收藏!》《寒假到,安全最重要!这些提醒请转给师生家长→》……连日来,“嘉兴教育发布”公众号陆续推送寒假相关提醒,从细微处关心孩子们的寒假生活。
在《最新!嘉兴市中小学幼儿园放假安排!》推文中,除放假时间外,嘉兴市教育局还给出了期末阶段、寒假期间的建议和提醒。合理安排期末教学、持续抓好安全教育和管理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、加强家校沟通联系、科学指导学生寒假生活、全面从严规范各类培训……这份寒假提醒,助力师生度过安全、愉快、健康的寒假。